北京市完成25個系列職稱制度改革 涉及1100多個職稱專業

來源:本站  瀏覽量:60  日期2023-06-14


?

北京市完成25個系列職稱制度改革

涉及1100多個職稱專業 北京市形成科學有效的職稱制度體系

昨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宣布,25個系列職稱制度改革完成,北京市形成科學有效的職稱制度體系。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表示,五年來,積極會同教育、衛生、科技等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通過健全制度體系、完善評價標準、暢通晉升渠道、完善評價機制和服務體系等措施,圓滿完成了本市現有的高等學校教師、工程技術、經濟、新聞等25個職稱系列改革實施辦法,涉及1100多個職稱專業,為下一步縱深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面推行職稱評審代表作制度

據了解,職稱制度是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和管理的基本制度,對建立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激勵人才創新創業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北京市貫徹落實中央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要求,立足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出臺《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計劃用五年時間,完成職稱各系列、專業、層級的布局調整任務,建立符合不同人才特點的分類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在全市搭建職稱制度改革“四梁八柱”,形成設置合理、評價科學、管理規范、運轉協調、服務全面的職稱制度體系。

五年來,本市聚焦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等需要,先后增設了人工智能、技術經紀、知識產權、科學傳播、動漫游戲、數字編輯、創意設計、應急工程、消防工程9個新職稱專業,并為各領域人才量身定制了評價標準。并陸續調整完善了25個職稱系列、1100多個職稱專業的評價標準和權重,并推廣應用。如,教育教學人才評價突出教書育人,按教學為主、科研為主和社會服務為主分類;衛生人才評價突出臨床實踐,按臨床為主和科研為主分類;文化藝術人才評價突出德藝雙馨,按藝術創作和傳播表演分類。

同時,不斷改善職稱評審由論文“一刀切”問題,全面推行職稱評審代表作制度。憑實績論英雄,將職稱評審“唯論文”改為“菜單式”,讓人才做“多選題”,申報人可自主選擇最能體現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如專利、技術報告、工程方案、教學課例、疑難病案、文學藝術作品、論文、論著等,作為職稱申報、評價的主要內容。近年來,使用論文以外材料作為答辯代表作的申報人比例逐年遞增。

3種模式下放人才評價自主權

職稱評價實行屬地管理,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本市國有企事業單位和民營企業人才的職稱評價工作,每年有15萬余人參加職稱評審。

目前,本市職稱評價實行3種管理模式,分別是“評聘分開”:在工程、經濟、研究、藝術等領域開展“個人自主申報、行業統一評價、單位擇優聘任、政府指導監管”的社會化評審,主要面向包括非公經濟在內的企事業單位人才?!霸u聘結合”:實行職稱結構比例調控,單位按照崗位空缺推薦,行業主管部門組織評審,主要面向中小學、研究機構和衛生機構?!耙云复u”:下放職稱評審權,實行高校院所、部分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自主評聘職稱。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學科特色和發展需要,自主制定人才評價標準,開展職稱自主評聘。支持用人單位完善考核制度,實現“能上能下”。對不符合崗位要求、沒有履行崗位職責的人員,用人單位可以低聘、不聘直至解聘。

職稱申報等實現全程網辦

在職稱制度改革中,本市不斷優化職稱評審工作流程,減少申報材料和證明事項,強化大數據應用,實現職稱申報、審核、繳費、評審、查詢、取證等全程網辦。

同時,持續推進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證書管理便利化改革,發布專業技術人員電子職稱證書37萬本,上線315余萬人次的電子合格通知書。與天津、河北人社部門簽署實施了《京津冀職稱資格互認協議》,三地職稱在人才培養使用、崗位聘任、人才引進、職稱晉升等方面相互認可,有效促進三地人才自由流動,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下一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將全面梳理改革中存在的難點痛點問題,緊緊圍繞首都高質量發展,縱深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大力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評價制度環境,為北京吸引、集聚更多高層次急需專業人才。(記者 解麗)



???來源:北京青年報

日韩专区一区国产_人妻丰满熟妇ay无码区_久久精品免看国产_国产a′级理论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