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業IT類產品供應鏈管理新模式研究

                                  來源:本站  瀏覽量:47  日期2023-06-27

                                  編者按:

                                  隨著通信行業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據中心、智慧中臺等IT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但近年受多種復雜環境因素影響,以服務器、網絡設備為代表的IT產品供應鏈管理工作面臨重大挑戰。本文通過對各類外部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應用TCO模型和新技術賦能,在供應鏈管理各環節開展解決方案探索、實施及成果驗證,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當前是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推進信息通信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5G網絡、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蓬勃發展,數據中心、智慧中臺、大數據平臺等重大工程正在加速實施建設。然而受疫情及“卡脖子”等外部因素影響,以服務器、網絡設備、安全設備為代表的IT產品在供貨和價格方面問題突顯,供應鏈管理工作面臨重大挑戰。供應鏈管理是指使供應鏈運作達到最優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應鏈從采購開始到滿足最終客戶的所有過程,包括需、采、購、產、供、存、銷等多個環節。通信行業IT類產品從產品類型上主要分為服務器、存儲、交換機、安全設備等IT硬件產品以及數據庫、中間件、備份軟件、虛擬化軟件等IT軟件產品。這些IT產品絕大多數具有技術壟斷性強、迭代快、價格高等特點,面臨產品的潛在供應商少導致競爭性差、價格壓降難,部分產品受國外技術壟斷等各種問題。本文將圍繞新形勢對IT產品的采購模式、供貨效率、維護成本產生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建立TCO價值模型,應用新技術賦能,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探索供貨保障及降本增效的解決方案,并對其應用后的效果進行分析。


                                  TCO采購價值模型簡介


                                  (一)TCO模型分析與應用

                                  總擁有成本TCO (Total Cost of Ownership)包括從產品采購到后期使用、維護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所產生的所有費用。近幾年,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愈發受到各方關注。由于IT產品存在原廠續保服務占比較高、對供應商服務水平和價格的管控能力不足、需求部門對后續采購實施等商務事項了解不深、部分落后產能設備仍年年延續采購維保服務等諸多問題,往往極易造成運營風險和成本浪費。通過打造供應鏈閉環管理體系等方式深入推進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期全面激發降本增效潛能。

                                  1.項目采購價值模型

                                  通信運營商經過多年的系統建設,存在大量高能耗、高價格、高風險的“三高設備”延續采購維保服務,此類項目給公司業務正常運營、人力成本和維護成本都造成了巨大壓力。本文針對維保服務項目提出建立采購價值分析分級模型的建議,模型建立標準.

                                  根據帕累托分類法將項目分為A、B、C、D四類,項目采購價值分級結果及采購策略如下:

                                  A類,發展目標類項目:通用性強、安全性高,符合公司發展戰略,且供應商具有較好合作意愿的項目,建議后期優先保障項目資金,并于立項及采購環節重點關注和推進;

                                  B類,優化提高類項目:總體滿足公司發展要求,但個別因素有待提升,保障項目延續,針對問題探索解決辦法,包括設備替換、轉第三方服務、供應商服務考核、供應商后評估打分等;

                                  C類,引導清退類項目:多項指標不符合發展要求,需引導進行逐步替換的項目,商討具體解決方案及實施計劃,爭取現有框架有效期內完成替換;

                                  D類,強制清退類項目:完全不符合公司發展,設備落后、安全性差、價格倒掛、供應商資質差或配合不力、應用范圍小的個性化項目,即刻重新評估采購需求,最短時間制定替換方案,保障業務正常運營,淘汰落后產能。

                                  采購部門通過結合項目因素及供應商商務配合情況建立項目價值評估模型,并將分析結果及后期建議采購策略反饋給需求部門,打造采購項目閉環管理體系。根據分級模型使用前后的兩批次采購計劃進行對比,新一期采購計劃共取消采購框架12個、減少采購框架18個。各級框架需求取消及減少的框架數占比分別為A級15%、B級28%、C級38%、D級67%,體現出價值分析模型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和指導性.

                                  2.維保服務后評估優化

                                  當前供應商后評估打分僅針對同類產品或服務,而對于原廠服務類項目,大多采用單一來源談判的方式進行采購,供應商依據其市場壟斷地位往往在商務談判中占有相對多的主導權,僅對其后期服務進行后評估打分,對服務質量和價格缺少強有力的管控能力。

                                  本文創新性的將商務打分納入OPEX類項目供應商后評估成績,包括服務價格、技術及商務偏離、商務配合度等指標。IT產品尤其是軟件產品多數后續將采購其相應維保服務,因此產品的后期服務水平也應作為產品采購的重要依據。同時,還可以避免供應商新產品項目采購中惡意低價中標,產品出保后服務費用高于新產品采購價格的倒掛情況,是產品替換優先級的重要考量,對工程類項目中產品的入圍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因此該后評估體系的優化具有重大意義。

                                  3.維保服務TCO項目價值分級成果

                                  根據反向TCO采購價值分級模型,我們對117個項目樣本進行評估分析.

                                  其中,針對D類的8個項目進行重點詳細分析.

                                  針對表3中第5條“XX軟件原廠維保服務框架采購項目”進行標準化項目分析,從通用性、安全性、必要性、優越性和商務配合度等維度進行分析測算.

                                  成果應用后,需求部門結合產品應用場景的重要性級別、運營狀況等因素嚴控維保立項及預算使用,基礎設施維護部門結合設備入網時長協助需求部門梳理落后產能設備,共同完成合理、柔性的C、D類替換準備工作,現階段已完成8個D類和16個C類產品項目的替換工作,效果顯著。

                                  ? ?

                                  新技術賦能


                                  信息時代下,企業使用IT數智化新技術對供應鏈管理涉及的各業務環節進行數據收集、分析整理和預測,對企業供應鏈管理進行數智化賦能,為企業提供了可靠的戰略分析數據源,有利于企業決策者隨時根據市場狀況作出相應戰略調整,從而達到實現企業長遠戰略目標的目的。由此可見,數智化供應鏈的建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技術在企業供應鏈成本管理中的價值。

                                  (一)供應鏈RPA敏捷信息處理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簡稱。RPA 軟件機器人通過模擬人在電腦上對鼠標鍵盤的操作,可以像真人一樣進行自動化辦公,且7×24 小時全天候不間斷,按照規則去自動化執行流程或者一系列的任務,將政務工作人員從重復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對于供應鏈管理來講,相關項目信息、合同信息、訂單信息、份額分配及執行信息等一般分散于合同、供應鏈管理、PMS、ERP等多個系統,想要對項目整體情況進行了解和管理需要在多個系統中進行查詢導出,而且通過人工進行查詢、統計、分析的工作量巨大。通過RPA技術的賦能,可跨系統、自動進行多維度信息抓取輸出,極大提升工作效率和數據質量,從而可增加執行監控和預警頻次,實現準確、高效敏捷的供應鏈執行管理.

                                  ? ??

                                  (二)大數據助力精準執行

                                  數智化供應鏈是指將現代數智化技術和供應鏈模式進行結合,通過數據、流程、智能算法等技術,指導供應鏈預測、計劃、執行、決策等活動。當前大數據分析技術在采購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主要在于對以往各類復雜數據的分類及整合,明確采購的具體需求,并通過對數據價值的分析及評價,最終獲取到最具價值的數據信息。采購項目經理結合對所掌握數據的實際情況,得出數據的應用點,并經由分析比較,實現對采購工作的逐步完善。

                                  1.采購執行預警畫像

                                  框架集中采購周期與執行周期因項目品類、集采級別、采購方式、投資屬性等因素不同而各不相同,以往框架執行預警的設置無統一標準,主要依靠項目經理采購經驗而定,預警設置的準確性難免存在偏差。通過對分品類、分階段累積的合同執行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得出預警分級、對應閾值與后續采購措施建議之間科學合理的匹配關系,通過不斷的迭代優化,制定與實際更匹配的執行預警畫像。

                                  2.訂單核查行為畫像

                                  采購訂單的核查,前期通過人工導出方式進行統計,涉及的工作量巨大且及時性差,為解決此問題,團隊成員利用大數據分析以及RPA數據抓取手段對采購訂單各部門每月下單、退單、變更、倒簽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并收集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構建訂單審批、退回、變更、倒簽等多維度的核查行為畫像,梳理影響最終審批效率的各類核查行為因素間的關系,有針對性地實施整改策略,極大降低了管理難度,做到對異常情況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通過RPA、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有針對性的應用,將流程化繁為簡,有效減少退單、變更訂單的情況,保障項目建設的及時落地。通過制度—規范—通報三層管控方式,將退單率從原有34%下降至21%,變更率從原有37.2%下降至0.09%,極大提升了業務運營效率。

                                  (三)數智化執行管理平臺

                                  采購執行監控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部分,直接影響到需求計劃、采購預測、合同延續等,而一般供應鏈管理系統缺乏對框架合同執行預警、份額管理、數據查詢和統計等工作的有力支撐,人工操作管理效率和質量都難以保證。通過IT新技術定制化開發框架可視化智慧管理平臺,包括大屏監控系統、自動巡檢管理平臺功能模式,可直觀、準確、高效地實時跟蹤監控采購執行情況,信息的查詢、統計、輸出工作縮減至秒級,極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1.大屏監控系統

                                  大屏監控系統主要提供了全業務區合同執行情況地圖,包括框架金額上限預警和合同到期預警兩種模式,適應全品類采購執行跟蹤監控。重點項目執行進度展示為采購項目經理提供直觀監控條件,保障項目順利完成。系統還包括訂單統計情況,可一鍵進行執行分析。大屏監控功能實現了進度預警以及風險監控,有效提高了框架執行的全局性、直觀性、準確性和時效性,為領導決策和管理提供直接依據。

                                  2.自動巡檢管理平臺

                                  通過智能化管理平臺對框架配額自動巡檢,有效提高了框架及訂單的管理效率和準確率,實現了對份額執行的實時監控、查詢和統計,為采購項目經理管控提供了直觀、高效、快捷的新技術平臺。

                                  智能化管理平臺支撐包括框架、部門、訂單三級管理,可一鍵直達部門維度管理頁面,結合框架名稱、承辦人、相對方等多維度檢索條件可快速查詢合同、訂單中各類預警級別、執行進度、預分配金額占比等詳細信息,實現供應鏈監控、查詢、統計的秒級服務。

                                  往期單靠項目經理手工記錄、統計的管理手段使框架管控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合同斷檔、份額不足、執行失衡等情況時有發生。通過智能化管理平臺的應用,使供應鏈管理效率和質量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效益分析


                                  通過TCO采購價值模型和新技術賦能的有效應用,新的供應鏈管理模式不僅提升了采購效率,而且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以本期集中采購項目數量降幅比例計算,模型應用后,隨著采購項目優化整合和采購效率的提高,采購項目數量與上一期相比降低了5個百分點,降幅約13.34%,為公司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新的管理模式保證了企業各項業務的正常延續和運營,避免了合同倒簽等法務風險,塑造了更好的企業品牌。


                                  總結


                                  通過供應鏈的新管理模式、新采購策略、新技術應用這“三新”措施,為復雜新形勢下的供貨保障和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供應鏈管理新模式創新有效提高協同效率,保證供貨和降價的前提下實現雙贏?!靶枨蟆獔绦小枨蟆遍]環管理體系打破部門墻,在采購計劃、需求、執行多維度上提升精準度?;诖髷祿?、RPA等IT數智化新技術的供應鏈多場景應用推進敏捷供應鏈建設,并對長遠采購戰略具有指導意義。

                                  本文中創新措施在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仍僅是部分環節的探索,對行業內不斷出現的如AVAP等優秀采購模式和案例可在下一步工作中進行實踐。


                                  作者:李 冰? 宋文韜? ?孫大偉

                                  作者單位:中移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采購中心








                                  日韩专区一区国产_人妻丰满熟妇ay无码区_久久精品免看国产_国产a′级理论片无码